字体大小: [ 大号 中号 小号 ]    打印

最美教师风采|四十年的坚守

【文章作者】:日照一中【发布日期】:2018-09-10 07:20 【查看次数】:

四十年的坚守 

——记日照第一中学王常仁

  烈日当空,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的体育场上,学生正在挥汗如雨地进行体育训练,有一位年近花甲、精神矍铄的老教师正在认真地指导学生训练。这位老教师就是王常仁,日照一中体育老师。他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自1978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在体育场上默默奉献了40年。

热爱工作,做扎根教学一线的常青树

  提到自己的体育教育工作,王常仁常会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总会坚持上好每一堂课,始终把教学和训练放在第一位。”王常仁是如此地珍视自己的这份工作,即使是在节假日,即使身体不适,也从不间断,一如既往。

  80年代初,王常仁带日照一中的田径队,中期带女篮,后期带女排。那时日照一中没有排球队,王老师就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学生,训练非常艰苦。他总是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下午练到天黑才结束,一年四季,披星戴月,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奉献给自己的体育教育事业。90年代初,学校安排王常仁带田径投掷队,一带就是20年,汗水洒在了田径场上,他也无怨无悔。

  1989年秋天,王常仁感冒发烧39度,家属劝他请假,他说不碍事,坚持去学校上了两节体育课。下课后,他又坚持为女排队员训练。其实,当时他头疼得非常厉害,头重脚轻,有队员看他病得很重,想送他回家却被他拒绝了。最终,他坚持完成了当天所有的训练任务。王常仁摇摇晃晃地骑车回了家,一进家门就倒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等他醒来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事后才知道,当天晚上家属叫他吃饭,发现叫不醒,用手一试烫得很厉害,于是就赶紧找来亲戚、邻居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一检查,他发烧接近42度。吊瓶从晚上一直打到第二天中午,王常仁总算退烧醒了过来。后来他的爱人说,她在走廊里哭了一个晚上,害怕极了,因为她担心王常仁再也醒不过来了。

  很多体育教师由于长期户外上课、带操和训练,身上都有一些硬伤和关节病,王常仁的伤病是腰椎关节突出,犯病时常常疼痛难忍。2014年秋天,高二年级学习太极拳,由于王常仁太极拳的动作熟练、规范,所以那段时间,整个年级20个班的体育课都由他来教。由于是模块教学,上、下午连续上课,工作量非常大,王常仁有时上完课都拖不动腿。就在要完成模块教学的时候,他累得腰椎病又一次发作,疼得非常厉害,弯不下腰、抬不动腿,早晨起来自己连袜子都穿不上。同事们看他忍疼坚持上课,就利用业余时间轮流开车带他出去治疗。每次出去治疗,王常仁都疼得弯不下腰,进不了车,同事们把他架进车里,再把副驾驶座椅放倒,让他躺在副驾驶座椅上。因病情不见好转,他不得不住院治疗。出院后,王常仁没有在家休息,而是直接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坚守在教学一线上。

  因为这件事,有老师曾经跟他说:“王老师,你都快60了,真能忍!真是一个‘铁人’啊!”在王常仁心里,这不仅仅是“能忍”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一份热爱和执着,明白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把它当成自己唯一的事业去珍惜。

热爱团队,带领团队一起向上、向前

  1994年,王常仁被学校任命为体育教研组长,他把自己的工作风格融入到整个团队的工作中,带领老师们踏实、努力地干好每一项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教研组两次被学校评为“先进教研组”。

  2004年实施新课改,王常仁深感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性,意识到它必将给体育教学带来春风、带来活力。于是,他就带领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新教材,转换教学理念,积极探讨课改模式。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教研组最终探索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体育课改模式、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取得了课改成功。在当年日照市体育教学研讨会上,王常仁作了典型发言,介绍课改经验。2006年,山东省教育学会邀请他在全省教师教育网远程教育中介绍经验,引起了很大反响,有许多学校专程到日照一中学习体育课改教学经验。

  除了常规教学,日照一中经常主办、承办各种体育赛事活动。每次活动,王常仁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与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做好每项准备、服务工作。

  2002年暑假期间,学校承办了山东省“学校杯”田径运动会、山东省“传统校”篮球比赛和CUBA篮球后备人才夏令营三大体育赛事。三大比赛期间,王常仁带领老师们白天做好裁判工作,晚上统计各种资料和数据,再到第二天公布张贴,几乎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半夜才休息,有时忙得晚饭都吃不上,大家却没有一句怨言。就这样,他带领老师们克服了高温、大工作量、连续三大赛事的困难,确保了三大赛事的圆满成功,赢得了省市领导、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一致赞扬。

  作为教研组长、教练,王常仁还经常带队参加比赛。从1994年至2008年,他带队参加的田径、篮球、排球等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获得“精神文明奖”,特别是学校的男篮,多次夺得省冠军。近几年来,男女篮球队都夺得过全国篮球比赛冠军,2018年田径队夺得全国中学生传统校田径比赛团体第一名。在这期间,日照一中先后获得国家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关爱青年,为体育教育事业培养新生力量

  当教研组长的经历让王常仁认识到: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要干好体育教育事业需要一群人共同努力,需要新生力量不断加入,为体育教育事业增添活力。因此,从教几十年来,他一直用心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他们的专业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指导。

 2005年以来,参加省市基本功比赛的日照一中青年教师和许多其他学校的青年教师,在比赛前都会找王常仁指导。无论是区县的还是学校的老师,不管什么时间来,他都热心、无私地给他们指导、培训,并亲自做示范,讲解要领,帮助他们改进动作,提高技术水平,经常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作为老教师,他经常找青年教师谈心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些年来,他所指导的青年教师,有很多都在专业发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15人夺得省市优质课教学一等奖,26人夺得省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他们都在教学一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关爱学生,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职业幸福

  关爱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王常仁在谈到这份天职时,常常会提到他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小故事。

  2000年的一次学校教职工大会上,学校领导在讲到教师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师生感情时,突然提到了王常仁。学校领导说,有学生在写作文时,写了王常仁老师,作文的题目是《我最尊敬的人》,文章写得很生动。学校领导专门找了这个学生,问她为什么要写王老师。学生说:体育课上学习双杠动作时,由于自己力量小,怕摔、怕碰,始终完不成技术动作,很苦恼,是王老师多次在课堂上耐心地和她谈心、交流,手把手地教她动作,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反复帮她练习技术,纠正改进动作,最后激励她下决心学会动作,并顺利通过了考试。其实,对课堂上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加关心、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尽快掌握技术要领,这是每个体育老师都应该做的,王常仁没想到这个学生会对他的教学过程记忆得那么深刻。

  多年来,王常仁一直记着这个故事,时刻提醒自己:要关心、爱护自己的每个学生、每个运动员。

  2002年,王常仁带领篮球队参加在荣成六中举行的省“学校杯”篮球比赛,一个女篮队员在比赛中膝关节严重受伤。当时,王常仁一边安排教练继续指挥比赛,一边联系车辆把受伤队员送到医院。到院后,医生诊断为后交叉韧带和外侧副韧带断裂,需要马上手术,而且越快越好,否则手术难度加大,后果严重。可手术需要家人签字,必须要征得家长同意。于是,王常仁一边安抚好焦虑疼痛的学生,一边着急地联系家长。一个小时后,他终于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及时告知了情况的严重性。家长听后便委托他代为签字。王常仁事后回忆说:“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最艰难的签字。尽管家长全权委托,但我心里还是惴惴不安、七上八下。面对着四张密密麻麻的看不明白的条款,特别是手术中的那些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后果,我有些顾虑。但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对家长的负责,我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最终,王老师还是拿起笔,在手术单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手术做得很成功,王常仁心里的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手术完成的时候已是午夜了, 忙的晚饭都没有吃。”术后,王常仁在病房里一直守护到第二天家长到来才离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这名学生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训练中,并且高考顺利地考入了山东大学。现在她已经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发展得很好,每次回家探亲,她都要去看望王常仁老师,感谢王老师当年对她的关爱和帮助。

  从教40年,王常仁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的成了非常优秀的体育教育专家,如:姚蕾同学在北京体育大学任博士生导师,是体育教育理论的权威专家;孙健同学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毕业后,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也有很多如他一样,辛勤耕耘在体育教学一线上。

  40年坚守在教学一线,王常仁获得了许多荣誉: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体育教师、省优秀教练员,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五次评为日照市高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017年被学校评为“感动一中”十大人物。

  面对荣誉,王常仁总是看得很淡,认为那些只是自己40年来从教路上的一个个坐标而已。尽管工作了40年,王常仁仍然愿意奋斗在教学一线上,愿意做一辈子老黄牛,继续耕耘在体育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