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 大号 中号 小号 ]    打印

课改究竟怎么改?

【文章作者】:日照一中【发布日期】:2015-11-17 02:25 【查看次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课改应该改什么、课改究竟怎么改,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出来。大量区域和学校急需一系列有关课改的理论和经验,从而寻找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改路径。10月30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的第十一届名校长高峰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名校长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他们的课改经验。本期,我们用两个版集中刊登部分专家的观点和发言,希望能给行走在课改道路上的区域和学校一些启发与帮助。

从统一课程走向可选课程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响应这种变化,在回应这种变化。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滞后性,我们的教育成效,要在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才能给予评估。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十几年后我们的孩子能否适应社会的变化,主动应对社会变化?这是教育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用什么样的教育完成这个使命。教育有一个稳定的结构,是由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活动体系等构成的,这些体系之间相互捆绑,必须全面突破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

  现代课程体系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导。每个教师都怀着一个美好的理想,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将更多更好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迅速掌握人类最精华的知识,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因此,我们动用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从国家政策、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科目设置等,一直致力于这样的努力。

  然而,最好的课程体系什么样?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适用、适应、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统一课程走向可选课程,课程的可选择性是课改的重要方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如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方式,这就是课改的方向。

  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体系。中国传统教学体系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以教定学。如果课程体系从统一课程向可选课程转变,教学的转变就应该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如何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导者、主人翁?这涉及师生关系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是主导者、讲授者,是一个无所不能、呼风唤雨的演员。而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师生角色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要从演员变成导演,学生要从观众变成演员。

  与课程、教学一样,评价也需要改革,评价的改革应该从单一到多元。现在的评价标准虽然不止一个,但实际上,社会、学校、家长最关心的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宝”。

  教育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简答地给学生一个定位、一个排名。成绩固然重要,也是评价学生不可抛弃的元素,但成绩并非学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元素,成绩的高低也并非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完全正相关。因此,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手段,虽然目前还不能被替代,但一定要认识到人的多样性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课堂的互动,学生还需要与社会互动。现在,许多学校对课堂以外的活动不够重视,即使有社会活动,基本上也是课堂活动的延伸。社会活动的载体是社团,学校要成立各种各样的社团,而社团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组织,学校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社团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走向社会、关心社会,逐渐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课堂教学要抓住学科素养

刘月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各方面的综合支持,比如,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多的统筹协调,需要更合理的综合改革措施,等等。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我们应该将大学、中学、小学所有的课程进行统一设计,加强衔接、沟通、联系,通过问题导向进行重点突破。此外,我们还要将各个学科、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推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资源建设、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等工作。

  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有几个核心内容:保留必修、选修的结构;增加选修内容,让校本课程建设拥有更大的空间;将课程设计与考试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等等。此外,完善选课指导制度、生涯规划制度、走班教学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等也非常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修订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修订过程有两个突出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在教学中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要站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更多地思考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学科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数学素养是什么,这些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等等。

  第二个变化是增加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将国家教育政策融入课程和教学体系,将其具体化、明确化、深入化。我们应该明确,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应该获得哪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一种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中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某个学科后形成的带有该学科特点的关键性成就体现。以数学为例,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该具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字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能力,这就是学科素养的体现。

  过去的课程标准只是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而新课标不仅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还要告诉教师通过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以及达到怎样的程度。新课标可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评价能准确反映出人才培养的需要,使课程标准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在学生身上。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果不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不能落到实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改课,但也必须改课,这个课就是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更要重视对教学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探索、思考。

  比如,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什么?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一样吗?不同阶段、不同性格的学生有哪些学习特点?像这样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此外,我们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是否关注了学科特点、学科本质、学科规律、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许多时候,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即使有些教师尝试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将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满堂动、满堂跑,但仍然是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

  教师在教学中会提出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没有阶梯性和挑战性,难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问一答式的“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没有任何教育价值,课堂看似热闹,实则肤浅。此外,教师由于关注教学进度、注重教学结果,不可避免地期望学生的回答都能与标准答案一致,却很少追问学生为什么。

  深度有效的教学不在于模式,而是应该尊重学科特点,尊重教学基本规律,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年龄处在哪个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等等。

  教师要思考,什么样的活动更有利于教和学。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目标、方式、内容三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许多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讲授。其实,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都要用讲授的方式,讲授只是若干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如果一个教师只会讲授而不擅长其他的教学方式,那就说明他不够优秀。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深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科的本质、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体系结构层面,思考学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价值以及相对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是一个大的系统,核心要素是目标、内容、活动、评价以及师生关系,教学改革要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统筹设计。

教学即儿童研究

成尚荣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对于教育而言,新时代、新课程、新技术、新课堂都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就是育人模式。所有的改革都应该为育人模式服务,各种课程模式、教学模式,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育人。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具有教育性。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大转型,从过去的知识教育、知识传授,从过去的分数、升学率,转变为育人、立人。中国文化特色下的教育模式,就是立德树人,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要围绕立德树人来展开。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道德的意义。道德关乎智慧,智慧教育、智慧教师、智慧学生都是与道德紧密相关的。道德还与法制有关系,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因此,只有关注立德树人,才能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有方向、有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有两条线,一条是自上而下,一条是自下而上。我们要将两条线结合起来,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基层探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条线反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就是要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研究者。教师的创造性要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教师应该成为课改深化阶段的主人。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的同时,也应该让教师站在课程正中央。

  为什么教师要研究课改呢?如果教师不在课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就会成为执行任务的角色,而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群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范式,教育既要学会改变,也要学会坚守。

  在课改过程中,儿童始终是主体,教育者要坚守儿童的立场。当今的儿童与过去的儿童不同,因此,当今的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学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儿童。教师不能只研究教学,也不能只研究技术,而应该研究儿童,研究儿童怎样学习。

  许多教师只是儿童“熟悉的陌生者”——看起来对儿童很熟悉,其实很陌生;有时候很熟悉,但有时候很陌生;对有的儿童很熟悉,对有的儿童很陌生;以熟悉遮盖陌生,误以为陌生是熟悉。

  如果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儿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体现“教学即儿童研究”的理念。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如果不触及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的问题,不触及如何让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儿童身上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就很难获得成功。

上一篇:好课堂指向思维开放

下一篇:如何做一个新时期的好家长?教育部发指导意见